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数据报告  > 正文

LED行业现状及发展对策

时间:2010-10-13  浏览次数:169067
本文摘要: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三)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搭建、企业技术改造、新

    

拓宽融资渠道。一是设立LED产业发展专项基金,   三)加大资金投入。主要用于公共技术平台的搭建、企业技术改造、新产品开发、LED和太阳能光伏应用示范工程补助、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的奖励。二是充分发挥科技三项经费,科技型中小企业创新资金的引导作用。三是引导风投基金和民间资金进入,积极做好企业与守业投资引导基金的对接工作。四是积极探索LED中小企业集合债权基金试点工作。五是积极鼓励和发明条件推动福建LED企业在守业板上市。

新一代的节能照明产品;市场前景广阔,  半导体发光二极管(简称LED一种新型全固态照明器件。具有能源利用率高、低电压低电流工作、色彩丰富、寿命长、可靠性高和绿色环保等优点。世界各国特别是发达国家都将LED列为战略产业加以扶持和推动。2007年4月,福建省在全国率先出台《福建省促进LED和太阳能光伏产业发展的实施意见(2007-2010年)以下简称《意见》大力促进LED产业发展。现已形成以厦门为中心,辐射漳州、泉州、福州、龙岩,莆田等地区的海峡西岸LED产业集群。本文通过对LED产业现状与问题的分析,提出进一步促进福建LED产业继续、快速发展的若干对策建议。

   一、产业发展现状

截止2009年,   一)规模不时壮大。福建LED产业是全国起步较早、发展较快的特色产业。据不完全统计。全省LED企业达到200多家,2009年实现产值90亿元,比2007年增长1.6倍,年均增速达30%成为全省信息产业新的经济增长点。

主要分布在福州、厦门、泉州以及云霄、华安、长汀等地,   二)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目前福建LED产业基本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产品主要有LED外延、芯片生产、LED器件及配套材料、LED道路照明、LED背光源、LED屏幕显示等应用产品。全省以LED和太阳能光伏为主导产业的产业园区有12个。区域性的产业聚集效应已经显现。其中,厦门为全国七大LED产业基地、首批4个半导体照明工程产业化基地,国内LED外延片、芯片生产最大的生产基地。芯片生产和大功率封装的技术工艺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二家红黄光LED外延及芯片制造企业规模居国内之首,其中厦门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于2008年成功上市,系我国资本市场上惟一一家以LED产业上游产品芯片为核心主业的上市公司。

通过举办两岸产业项目对接会,   三)闽台产业对接效果显著。近年来。组织台商、行业中介考察省内光电产业园区、研讨会、洽谈会等招商活动,一批台湾生产高端LED芯片及应用产品的企业先后落户福建。据不完全统计,截止2010年5月,台湾在福建投资LED产业的项目达40多项。其中,台湾最大的LED芯片及外延片生产企业晶元光电在厦门已生产出高端的LED芯片;泉州和谐光电有限公司依托台湾LED业界的技术和管理团队,开发高端半导体照明(LED芯片及应用产品;福建光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的LED和光伏应用一体化产品项目正在全面建设中。

厦门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研发的RS-B1超亮度功率红色发光二极管芯片获得“2009中国LED技术创新奖”称号,   四)品牌竞争力有所增强。2009年。同时该公司入选“2009中国LED技术优秀企业(外延芯片)长泰县立达信集团授权专利43项,其中发明专利7项,国际专利(PCT申请2项,海德信”和“立达信”两大品牌已在世界78个国家注册,荣获了中国免检产品”福建名牌”称号。三明市集光照明科技有限公司共获得3项实用新型专利和1项外观设计专利。

   二、产业发展优势

已形成以厦门为中心,   一)先发优势。福建LED产业起步较早。辐射漳州、泉州、福州的海峡西岸LED产业基地格局,产值近百亿元,发展规模跃居全国前列。同时,福建中尺寸液晶显示面板、LCD模组已成为国内较大产业集聚地之一,也为福建发展LED背光源产品提供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

福建大力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   二)利息优势。近几年。中央及各部委赋予先行先试的政策支持,海西与长三角、珠三角的协作更加密切,海西效应带来的产业集聚效应和吸引力进一步凸显,海西已经成为上连“长三角”下连“珠三角”要地。而在人力本钱、土地价格等方面和长三角、珠三角相比仍具有较大的优势。而LED产业的中下游具有人力密集的特征,因此投资福建的企业营运利息相对要低得多。

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缘久”五缘”优势明显。近年来,   三)区位优势。福建与台湾一水相连。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的战略推动下,尤其是随着大三通的实现,众多台资企业已经成为福建LED产业发展的主力军,近年来,台湾光电产业约3成产能向福建转移;同时福建作为两岸交流合作先行先试区域及两岸直接往来的综合枢纽,和台湾电机电子公会、台湾光电工业协进会、台湾照明同业公会、台湾工研院、香港光电协会、香港应科院等公会及科研机构交流、合作频繁,这为福建LED产业发展起到很好的推动作用。

    三、存在主要问题

福建LED产业缺乏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核心技术。厦门、莆田、漳州反映,   一)缺乏核心技术。目前LED相关专利基本被发达国家控制。大部分LED企业关键零部件、重要资料和专用设备基本依赖进口或由珠三角、长三角企业提供。如漳州市蓝田开发区的富顺、锦达等应用企业生产的高中档产品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芯片;莆田新世纪电子资料有限公司生产的LED背光源产品中的LED模组依靠进口,其进口价值占产品总值的40%长汀县艾拓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设备也依赖进口。

配套性差。LED产业链主要由衬底材料制作、外延片生长、芯片制备、封装和下游应用产品生产五部分组成。尽管福建LED产业基本涵盖产业链上、中、下游,   二)产业链发展不平衡。但企业大多数仍然以加工型为主,企业间重复建设较多,产业链发展不平衡、配套性较差。一是产业链发展不平衡。厦门市LED产业呈倒金字塔发展模式,即上游较强,下游弱,下游产业大项目不多,产品应用开发缺乏;泉州市LED企业主要分布在封装、应用等中下游低附加值环节,较少涉足上游附加值高的衬底、外延片、芯片等;莆田市不少LED企业产品性能品质趋同,产业链互补性不强。漳州市大多LED光电企业主要从事应用产品的开发生产,主要涉及节能照明,产业链仅延伸到封装,上游的芯片、外延片几乎处于空白。二是产业群集聚效应弱。除厦门外,福建其他地区LED企业分布较分散,且由于在质量、利息和标准方面的差异,上、中、下游产业链之间缺乏配套与协作,产业群集聚效应弱。如厦门三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芯片主要销往广东、浙江、江苏等地,而漳州市蓝田开发区的富顺、锦达等应用企业生产的高中档产品多选用日本或台湾的芯片;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生产所需的原材料及主要配件,如LED二级管、蓄电池、芯片等主要从深圳、东莞及台湾等地外购。

人才总量偏少,   三)人才缺乏。福建LED高新技术人才资源较为短缺。结构不合理,尤其是缺乏中高级专业、复合型人才,学科带头人和技术领军人物更是稀缺。一是熟练技术工人紧缺。如:莆田市莆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缺工100人,缺工率达30%尤溪县澳莱特照明有限公司目前招不到熟练技术工人;长汀县艾拓电子有限公司目前熟练工人缺60人,缺工率达37.5%二是高级技术人才、管理人才欠缺。如:长泰县立达信集团目前拥有LED科技人才308人,尚缺110人,科研人才128人,尚缺52人;泉州和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拥有高级技术人才2人,缺口4-5人;福建嘉能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反映管理人才招聘较困难,高学历、有经验的高端人才较短缺,目前高级技术人才缺16人;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目前拥有科研人才6-7人,缺口3-4人。

资金短缺。由于LED行业投入利息高,   四)企业融资困难。产出效益慢,企业资金来源主要来自银行贷款,但银行融资抵押、质押要求高,造成企业融资较困难。如:福建海峡彩亮光电科技有限公司年产计划达2亿元,由于资金短缺,月均产能仅500万元;永定县德泓光电有限公司目前流动资金缺口1000万元;莆田市莆辉光电科技有限公司、莆田科普锐光电有限公司反映:由于担保物不足,企业无法实现融资,无法扩大生产规模;泉州和谐光电科技有限公司目前投资4亿元,尚需融资2亿元,由于缺乏有效抵押物,目前资金筹措举步维艰。

尚未就LED产业人才引进制定针对性的配套措施,   五)扶持力度还不够。局部地方在人才、资金、产业研发等方面缺乏具体措施。如:人才方面。对高级人才的吸引力缺乏;资金方面,未针对企业融资困难进行具体扶持。莆田局部企业反映,当前LED产品仍属新兴产品,企业在研发、市场开拓等需要大量资金,迫切需要税收减免、财政补贴等优惠政策。如:福建莆田科普锐光电有限公司研发、原料利息占产品销售收入的90%上缴各类税负占5%企业当前亏本经营。

   四、对策建议

完善产业链,   一)进一步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一是继续抓好配套项目、龙头项目建设。壮大产业群,增强产业集聚效应。二是强化产业集群的研发体系建设,加强产业集群的规范化体系建设,加快发展产业集群内中介服务体系建设,完善产业集群的信息体系建设。

建立LED人才培训及储备机制。一是通过依托高校和职业技术学校兴办培训、试验基地,   二)加强人才引进和培养工作。大力培养产业的高、中级专业技术人才和熟练技术工人;二是通过技能培训鉴定站的工作,引导企业员工进行职业技能培训、鉴定和参与职业技能竞赛,提高企业员工素质,促进产业继续发展。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69037586
售后咨询热线
1806903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