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数据报告  > 正文

制约纯碱产业可持续发展因素分析

时间:2010-10-19  浏览次数:130230
本文摘要:国纯碱企业的三废排放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总体来看。这是制约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国纯碱企业的三废排放问题并没有得到全面解决,   总体来看。这是制约纯碱行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因素。

纯碱产量出现一个逐渐放大的过程。据统计,  进入10月份后。国纯碱产能将在上半年2400万吨的基础上新增300万吨,第四季度会有所体现,行业产能过剩仍是纯碱行情临时走稳向好的最大压力。虽然此次行情快速走高,但随着产量缺乏、运输受限等因素的逐步改善,低价货源一旦再次流入市场,不排除行情再次出现震荡的可能。可见,纯碱产能扩大,利于产业的发展,但是产能过剩,将阻碍产业的发展。众所周知,化工行业产能过剩问题突出,否想过,还有哪些问题制约行业的发展,只有找到病因,才干“对症下药”接下来,慧聪化工网带您深入解读阻碍纯碱产业发展的罪魁祸首”有哪些?      

   纯碱产品质量有待进一步提高

虽然是世界上唯一拥有联碱、氨碱、天然碱三种生产工艺的纯碱生产和消费第一大国,   从我国纯碱生产技术水平来看。但由于联碱受工艺本身(母液循环)限制以及母液精制技术落后等因素的制约,目前还很难做到长周期大批量稳定生产盐份含量低于0.5%低盐重质纯碱,更无法达到国标Ⅰ类优等品的盐份要求。

但距世界发达国家的水平(盐份含量在0.1-0.3%之间)仍有差距,   虽然氨碱和天然碱产品质量高于联碱。特别是重质纯碱产品在粒度、白度等方面比美国天然碱仍有较大的差异,影响我国纯碱入口数量和效益的主要原因。

截至2003年上半年,   重质纯碱特别是低盐重质纯碱的产能有限。国重质纯碱的最大用户是平板玻璃行业。根据中国建筑玻璃与工业玻璃协会提供的资料显示。国浮法玻璃生产线为98条,生产能力为2.13亿重量箱,建、筹建的浮法玻璃生产线共26条,其中已开工、即将开工的约15条。随着今后我国平板玻璃行业新生产线的逐渐建成及产品的升级换代速度加速,国内纯碱企业重质纯碱的生产增幅还不能够满足下游平板玻璃行业的需求。

其中90%左右的农用氯化铵用作复合肥生产。今后几年,   联碱企业的经济效益受氯化铵市场影响较大。国95%以上的氯化铵用作化肥。国联碱企业仍有增产的潜力,随着国内纯碱市场不稳定性因素增加,如果氯化铵的价格始终处于不合理的价位,将不利于我国联碱企业的发展。    

   三废排放问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

   纯碱生产中的三废是指;废气、废液、废渣

大多采用分别排放液体和固渣的方法,   对于废液和废渣。即将固渣采用筑坝拦渣、填海造地、建沉淀池等方法,划定区域内堆存。废液经澄清、分离,然后通过碳酸化或海水兑合或以酸性废水中和等措施,使废注PH值、悬浮物含量控制在环保法规定的范围内,即可排入江河湖海等水域,实现无害排放。

自身没有毒,   国氨碱生产每年将产生8000万M3废液和260万吨的废渣。含有多种离子的氯化物、碳酸盐等。但呈碱性,可以直接排放入海。其固相物当前处理的难度较大,主要进行堆积,将占用大量土地,尘灰飞扬将污染周围环境。随我国对环境维护意识的逐渐提高和环境法规的日趋严格,许多氨碱企业的处置方式如废液直排入河、废渣深海排放、荒岛堆存等都有可能受到有关政策的制约,局部企业的现有渣场也难以满足临时堆存的需求。虽然目前联碱生产排出的少量氨II泥有比较可行的处置方法,对环境污染不大,但我国局部中小联碱企业废水排放量大,氨氮严重超标,局部企业受到停产整顿或强制搬迁等严厉处罚。天然碱由于地处荒凉的地区,环境容量大,污染问题对企业的发展暂时还没有大的影响。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69037586
售后咨询热线
1806903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