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国家对纺织工业围绕“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采取了一系列宏观调控政策, 近年来。为我国纺织行业提供了较为宽松的国内发展环境,国麻纺行业2010年上半年经济运行总体向好,行业经济运行质量和效益得到明显提升,但苎麻纺织工业仍然面临着诸多压力,如国际经济形势依然复杂、美欧日等经济失业率居高不下、人民币升值预期逐渐增强、人工和原料利息压力继续增大等。因此我希望国家从维护企业和农民的利益、维护我国苎麻纤维产业平安的前提下,采取一定的政策支持措施,使苎麻原麻的种植和加工的诸多问题得到根本解决,以最终排除原料发展的隐患,使我国苎麻纤维种植业走出一条健康发展的道路。
苎麻是多年生草本植物, 然而近些年来。国际上被称为“中国草”国重要的天然纺织原料和特有的入口创汇纤维作物,其种植面积和产量占全世界面积和产量的90%以上,位居世界第一。苎麻单纤维长,强度大,吸湿和散湿快,热传导性好,脱胶后洁白有丝光,可以纯纺,也可和棉、毛、丝、化纤等纤维混纺,优良的纺织原料。麻区农民致富、种植业结构调整、增加就业率以及生态环境调节等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
苎麻市场销售疲软、农民种麻积极性受挫、气候急剧变化导致苎麻纤维品质和产量下降等问题日益突出。尤其是2007年下半年,苎麻价格继续走低,再加上国家对其它农产品价格的维护,严重影响农民种麻积极性,全国各原料种植区域出现了毁麻改种其它作物的现象,整个苎麻行业面临巨大的挑战。以下就我国近些年苎麻纤维产业经济情况作一探讨分析。
1苎麻纤维产业经济情况
1.12007年~2009年全国苎麻种植面积、苎麻产量及种植分布情况
安徽、重庆等地区有少量种植。全国苎麻原料种植面积2007年为192万亩, 苎麻原料的种植以湖南、四川、湖北、江西四省为主产区。总产量28.17万吨;2008年为150万亩,总产量22.30万吨;2009年为80万亩,总产量12.04万吨。其中湖南省苎麻原料的种植面积约占全国种植总面积的40%四川省约占26%湖北省约占13%江西省约占10%安徽省约占5%重庆市约占3%等,湖南和四川两省的种植面积和产量约占全国总量的70%.
1.22003年~2009年我国苎麻原料价格情况
为9087元/吨, 2005年是苎麻原料平均价格最高的一年。2009年是苎麻原料平均价格最低的一年,为5350元/吨;2003年~2009年中苎麻原料价格最高达到9600元/吨,最低只有5200元/吨,且苎麻原料平均价格从2006年至2009年持续走低
1.32006年~2009年我国苎麻种植面积及总产量比拟
总量减少了60%全国苎麻原料的产量从2006年的30万吨减少到2009年的12万吨, 全国苎麻原料的种植面积从2006年的200亩减少到2009年的80亩。总量减少了60%
1.42006年~2009年我国苎麻精干麻产量比较
四年合计总量减少了58.9 全国苎麻精干麻产量从2006年的163242.00吨减少到2009年的67063.71吨。%
2国苎麻纤维产业现状和问题
效率较低。一是激进品种产量、质量较低;二是手工收获, 2.1国苎麻原料生产仍为传统的生产方式。效率低、劳动强度大、利息高。这低效的生产方式下,苎麻原料价格偏低时,农民收入微薄,就改种别的作物,导致苎麻原料种植面积减少和产量下降。
其它农产品价格提升, 2.2由于苎麻原料价格下降。苎麻种植的比较效益严重下降,再加上国家对其它农产品价格的维护,许多保守的苎麻种植地被改种其它作物,导致苎麻原料种植面积出现严重萎缩。
以生产激进苎麻纺织产品为主的大部分生产企业处于亏损, 2.3由于受国际经融危机和市场因素的影响。而被迫压产、停产。目前为止,全国苎麻原料加工企业的开工率不足30%苎麻原料的消耗量大幅度地减少,导致精干麻的产量下降。
迫使原来无环保治理设施 2.4由于国家节能减排基本国策的实施。
但环保治理利息太高, 或者环保治理设施不完善的生产企业新增和完善环保治理设施。每吨精干麻需500元左右的投入,因此小型苎麻脱胶生产企业因不愿意治理而关门停产,导致精干麻的产量下降。
3国苎麻纤维产业发展思考
推广采用基地+农户的集约化机械剥麻产业化生产 3.1提高剥麻效率。
也是促使苎麻纺织工业利息居高不下的首要因素。目前, 苎麻原麻的收剥已是苎麻纤维产业化中主要技术瓶颈。农民采用手工收获苎麻的人工费已高达3500多元一吨,占苎麻原料价格的60%以上,这不仅直接影响到农民种植苎麻的经济效益,也无法提高后续纺织产业的经济效益、抚慰整个行业的发展积极性和进一步扩大种植面积。因此,只有将一家一户的苎麻手工剥制收获革新为集约化机械剥麻产业化生产,才干提高剥麻效率,降低本钱,减轻劳动强度,缩短收获时间,提高苎麻收割质量,真正实现企业和麻农双赢,以利于我国苎麻纤维产业可持续发展。
3.2加快低污染低排放苎麻快速生物脱胶新技术的研究与推广应用
提高苎麻精干麻质量, 为了减少脱胶造成的污染。促进苎麻产业化健康发展,需进一步加快“低碳、清洁、快速”生物脱胶工艺的研究,以实现“高效、节能、降耗、高品质、低成本、清洁环保”生产。
扩大内销市场 3.3优化产品结构。
国内大部分苎麻纺织企业80%产品都是入口,金融危机迸发后,以美国为首的国外市场迅速萎缩,给企业造成了严重影响。也正是这场金融危机让苎麻纺织企业普遍感觉到高度依赖国外市场有太大的风险,占据国内外两个市场迫在眉睫,也只有打开内销市场, 一直以来。才干充分利用好我国的苎麻资源和发展好我国苎麻特色产业。
3.4加快组建麻类纤维产学研战略联盟的进程
能够加强企业与企业、企业与科研机构之间的合作, 通过组建战略联盟。实现联盟成员之间的创新资源有效分工、合理衔接,大大降低了科研项目研发的利息和风险;通过组建战略联盟,也能促进企业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加速创新效果的产业化和商业化推广运用,提升产业市场竞争力。
积极争取政府的支持 3.5加大宣传力度。
企业面临着人民币升值, 目前。劳动力工资上涨,原材料、能源价格继续上涨等有利因素不时挤压企业的利润空间;特别是以欧美为核心的发达国家强制推行的低碳经济,对中国的入口产品竖起了新的更严酷的技术壁垒。这种环境下,只有加强对麻时尚文化的宣传力度,使更多消费者认知麻、喜欢麻、衣着麻、使用麻;同时积极向国家发改委、农业部、工信部、财政部等有关部门反映我国麻纤维种植萎缩的严重情况,争取政策及资金支持,扭转苎麻纤维种植业严重萎缩的局面,以保持我国具有民族特色的苎麻纤维激进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