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议政府有关部门积极采取有效应对措施:一是积极鼓励企业靠大联强, 为此。实施集团战略,实现资源优化配置、投资主体多元化,努力提高造船竞争力;二是注重相关产业发展,完善船舶产业链,重点依托现有骨干企业,通过新建或技术改造,进一步提升优势配套产品的生产能力,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船用设备生产基地;三要加大对船舶入口企业的金融支持力度,积极引导企业及社会其他力量参与船舶入口融资担保体系,扩大船企的融资渠道。银行系统应降低船企融资难度,合理降低保函开具难度,使船企更快、更好地完成船舶建造和整体收汇;四是加强船舶行业科技人才队伍建设,积极引进专业人才。鼓励高等院校、科研院所的科技人员在企业兼职从事高科技转化工作或兴办船舶科研企业。加强相关高校师资力量建设,扩大船舶专业招生规模,鼓励厂校联合办学,并积极组织开展订单式短期职业技能培训,以满足我国船企日益增长的人才需求。
据海关统计, 一、以加工贸易方式入口为主。今年1-9月。2010年1-9月广东口岸船舶入口9.4万艘,比去年同期(下同)大幅下降46.8%价值24.3亿美元,增长92.4%入口平均价格2.6万美元/艘,上涨2.6倍。其入口主要特点如下:
经广东口岸以加工贸易方式入口船舶23.8亿美元,增长1.1倍,占同期广东口岸船舶入口总值的97.7%此外,以一般贸易方式入口0.5亿美元,增长45.3%占2.1%
广东口岸国有企业入口船舶12.7亿美元, 二、国有企业为出口主力。今年1-9月。增长1.2倍,占同期广东口岸船舶入口总值的52.1%外商投资企业入口9亿美元,增长57.7%占37%
广东口岸对香港入口船舶17.1亿美元, 三、主要入口到香港和东盟。今年1-9月。骤增1.7倍;对东盟出口5.7亿美元,增长94.2%对上述两个市场入口合计占同期广东口岸船舶入口总值的93.6%。
但入口数量出现显著下降, 值得关注的虽然今年以来我国船舶入口值大幅度增长。世界经济复苏不稳定、贸易摩擦加剧、人民币升值和生产利息上升的形势下,入口形势不易盲目乐观。当前我国船舶入口面临的有利因素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国船舶入口企业前景仍不乐观。造船业周期性很强, 一是国际航运市场依然不景气。加上现在迅速坠入萧条期,大大降低了船东购置新船的需求。即使船东对新船有需求,往往也迫于融资困难而无法购置,绝大船企新承接的船舶订单明显缺乏;
人民币升值幅度已超过4%船舶企业签订的入口订单一般是以美元计价的远期合同, 二是人民币升值影响企业经济效益。近几年来。人民币升值幅度的扩大,对公司生产经营和经济效益将发生更大冲击;
订单的减少等于失去了大部分资金来源;而银行受整体经济环境的影响, 三是造船企业资金周转困难。高度依赖订单预付金进行运转的造船行业。对船企出具入口保函十分谨慎,资金紧缺严重制约了船企发展,后续履约能力更受制约;
自主创新能力不强。国造船业中、高级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数量明显缺乏, 四是高级、专业技术人才匮乏。技术贮藏缺乏,加之技术基础单薄,仅停留在加工制造上,船体设计等高科技含量局部仍依托国外设计公司,入口船舶缺乏技术创新,增加了本钱,降低了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