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行业资讯  > 正文

目前校园物联网面临新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时间:2011-01-16  浏览次数:13525
本文摘要:物联网会带来相当的便利和巨大的市场,毫无疑问。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一,物联网的技术规范尚不完整。关于泛在网的技术规范、关

    

物联网会带来相当的便利和巨大的市场,毫无疑问。同时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其一,物联网的技术规范尚不完整。关于泛在网的技术规范、关于设备和传感器的通信接口规范等是影响物联网发展的挑战之一。其二、由于物联网可跟踪和记录用户的活动、行为、习惯和偏好,对个人隐私和信息安全的维护显得非常重要,普及物联网要加快信息平安立法进度,完善信息平安法律体系是保证信息平安的根本。其三、物联网的基础设施和管理机制尚不完备。传感器如何安排,如何维护,如何管理,如何形成网络,如何使用都是很大的问题。最后,物联网目前还处于早期阶段,前景模糊,还需要可持续的商业模式,以吸引更多的产业进入该领域,促进其进一步发展。从长远来看,物联网应用前景相当广阔。作为新兴战略性产业的代表,物联网的出现将会促进教育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带来更多的创新应用和服务,引起教学模式和管理模式的革新,最终将提升教育信息化水平,有利于教育质量的提高。

受到产业界、政府部门和学术界的共同追捧,物联网是最近的热门话题之一。但是从本质上说,物联网不是一个纯粹的新事物,概念和相关技术由来已久。

提出了结合物品编码、RFID和互联网技术的解决方案。2005年国际电信联盟ITU发布了ITU互联网演讲2005物联网》正式提出了"物联网"概念。2008年后,物联网的实践最早可以追溯到1990年施乐公司的网络可乐贩售机—NetworkCokeMachin1999年在美国召开的移动计算和网络国际会议首先提出"物联网"概念。为了促进科技发展,寻找经济新的增长点,各国政府开始重视下一代的技术规划,将目光放在物联网上。2009年初,美国将新能源和物联网列为振兴经济的两大重点。2009年8月温家宝总理在视察中科院无锡物联网产业研究所时,对于物联网应用也提出了一些看法和要求。目前,发改委、工信部等部委正在会同有关部门,新一代信息技术方面开展研究,以形成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的一些新政策措施,从而推动我国经济的发展。

物联网的定义和特征

如射频识别(RFID装置、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激光扫描器、气体感应器等各种装置与互联网结合起来形成的一个巨大网络。其目的让所有的物品都与网络连接在一起,"物联网"InternetofThingIoT也有称为WebofThing指的将各种信息传感设备。方便识别、管理和控制。可以说,物联网是基于泛在网技术建立起来的物物相连的互联网,这种连接可以包括任何时间,任何地点和任何物体的连接。

物联网有其鲜明的特征。首先,和传统的互联网相比。各种感知技术的广泛应用。物联网上部署了海量的多种类型传感器,每个传感器都是一个信息源,不同类别的传感器所捕获的信息内容和信息格式不同。传感器获得的数据具有实时性,按一定的频率周期性的采集环境信息,不时更新数据。其次,一种建立在互联网上的泛在网络。物联网技术的重要基础和核心仍旧是互联网,通过各种有线和无线网络与互联网融合,将物体的信息实时准确地传递出去。物联网上的传感器定时采集的信息需要通过网络传输,由于其数量及其庞大,形成了海量信息,传输过程中,为了保证数据的正确性和及时性,必需适应各种异构网络和协议。还有,物联网不只仅提供了传感器的连接,其自身也具有智能处置的能力,能够对物体实施智能控制。物联网将传感器和智能处置相结合,利用云计算、模式识别等各种智能技术,扩充其应用领域。从传感器获得的海量信息中分析、加工和处置出有意义的数据,以适应不用用户的不同需求,发现新的应用领域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的技术架构和应用模式

物联网可分为三层:感知层、网络层和应用层。感知层由各种传感器以及传感器网关构成,从技术架构上来看。包括二氧化碳浓度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二维码标签、RFID标签和读写器、摄像头、GPS等感知终端。感知层的作用相当于人的眼耳鼻喉和皮肤等神经末梢,物联网获识别物体,采集信息的来源,其主要功能是识别物体,采集信息,并且将信息传送进来。网络层由各种私有网络、互联网、有线和无线通信网、网络管理系统和云计算平台等组成,相当于人的神经中枢和大脑,负责传送和处置感知层获取的信息。应用层是物联网和用户(包括人、组织和其他系统)接口,与行业需求结合,实现物联网的智能应用。物联网的行业特性主要体现在其应用领域内,目前绿色农业工业监控、公共平安、乡村管理、远程医疗、智能家居、智能交通和环境监测等各个行业均有物联网应用的尝试,某些行业已经积累一些成功的案例。

花样百出,尽管物联网的应用千变万化。应用案例和实现技术差异很大,但根据其实质用途可以归结为三种基本应用模式:

RFID等技术标识特定的对象,对象的智能标签。通过二维码。用于区分对象个体,例如在生活中我使用的各种智能卡,条码标签的基本用途就是用来获得对象的识别信息;此外通过智能标签还可以用于获得对象物品所包含的扩展信息,例如智能卡上的金额余额,二维码中所包含的网址和名称等。

可以实现对某个对象的实时状态的获取和特定对象行为的监控,环境监控和对象跟踪。利用多种类型的传感器和分布广泛的传感器网络。如使用分布在市区的各个噪音探头监测噪声污染,通过二氧化碳传感器监控大气中二氧化碳的浓度,通过GPS标签跟踪车辆位置,通过交通路口的摄像头捕捉实时交通流程等。

可以依据传感器网络用获取的数据进行决策,对象的智能控制。物联网基于云计算平台和智能网络。改变对象的行为进行控制和反馈。例如根据光线的强弱调整路灯的亮度,根据车辆的流量自动调整红绿灯间隔等。

   物联网的教育应用

物联网在教育中的应用大概可以分成下面几个领域,将三种基本应用模式和具体的情境和内容相结合。不同领域中有不同的应用案例:

1.信息化教学

并且根据学生的学习行为记录,利用物联网建立泛在学习环境。可以利用智能标签识别需要学习的对象。调整学习内容。这是对激进课堂和虚拟实验的拓展,空间上和交互环节上,通过实地考察和实践,增强学生的体验。例如生物课的实践性教学中需要学生识别校园内的各种植物,可以为每类植物粘贴带有二维码的标签,学生在室外寻找到这些植物后,除了可以知道植物的名字,还可以用手机识别二维码从教学平台上获得相关植物的扩展内容。

2.教育管理

以及行动路线。又如将RFID用于图书管理,物联网在教育管理中可以用于人员考勤、图书管理、设备管理等方面。例如带有RFID标签的学生证可以监控学生进出各个教学设施的情况。可通过RFID标签可方便地找到图书,并且可以在借阅图书的时候方便地获取图书信息而不用把书一本一本拿出来扫描。将物联网技术用于实验设备管理可以方便地跟踪设备的位置和使用状态,方便管理。

3.智慧校园

控制物联网在校园内还可用于校内交通管理、车辆管理、校园平安、师生健康、智能建筑、学生生活服务等领域。例如,智能化教学环境。教室里装置光线传感器和控制器,根据光线强度和学生的位置,调整教室内的光照度。控制器也可以和投影仪和窗帘导轨等设备整合,根据投影工作状态决定是否关上窗帘,降低灯光亮度。又如对校内有安全隐患的地区装置摄像头和红外传感器,实现平安监控和自动报警等。

面临的挑战和发展趋势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QQ在线咨询
售前咨询热线
18069037586
售后咨询热线
180690375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