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不只能成为“量”第一”也能够成为技术的领跑者。 相信有政府的支持、企业的努力。
推动了世界“新能源产业的快速发展, 能源与环境问题的日益突出。国也不例外。以风能和光伏发电为例,2010年,全国风电装机容量新增1600万千瓦,总容量达4182.7万千瓦,跃居世界第一;光伏电池产量达8千兆瓦,约占全球总产量的50%连续4年居全球首位。
与这一串全球领先的数据并不协调的国风电装机容量最大, 然而。而入网电量却很少;光伏电池产量第一,但有九成出口到国外。
叫好不叫座, 为何我新能源产业。有产业却无市场?
一方面是由于风能、太阳能发电不稳定, 其原因。电网智能化水平低等造成的另一方面,则因企业在发展新能源过程中,过多地注重眼前的利益,资金更多地投入到产能扩大上,忽视了产品技术和质量。
由于风机设备技术落后, 因为重“量”轻“质”也导致了产业发展困境。据统计。以及电网对大规模风能接入“不适应”2009年,共有10%的风能发电量白白损失;由于缺少核心技术,国光伏企业集中在技术含量低、工艺简单的电池板组装产品等中间生产环节,以致“两头”受制于人,发电利息高,国内市场难以打开。同时,也导致了中间产品产能过剩、同行恶性竞争加剧、利润率降低。
媒体相继公布了美国的多晶硅印刷技术日渐幼稚, 当我新能源的量”上夺得众多“第一”头衔的同时。以色列突破了75%高转换革命性技术的消息,光伏太阳能技术需要奋起直追。同时,国风电场使用设备国产化率虽有所提高,但重要零部件掌握在外方,知识产权仍在国外,技术依然落后。
国新能源产业发展, 严峻的形势标明。需要更加注重“质”提升。
政府应当尽快建立科学的新能源发展战略, 一方面。统筹全国新能源产业发展。从当前简单的协助”企业,从鼓励企业技术创新,统筹电网技术同步发展等提高产业发展水平,建立完整的新能源产业体系,减少企业投资风险等方面,推进新能源产业健康有序发展。
企业要抓住有利时机, 另一方面。加快技术创新,掌握核心技术,促进产业升级,降低生产本钱,打开国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