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卖料的小老板
尊敬的环保局局长:
您好,我是一个不幸倒在环保风暴中的塑化企业老板。
哦,应该是曾经的老板,现在的失业者。厂子关了,钱也没了,工人们也下岗了。孩子上学要钱,家里开销要钱。近日实在憋得慌,在这,我想掏心掏肺说几句话,希望您不要嫌弃我的直接。
首先祝贺您,现在环保攻坚战愈打愈烈,第二轮第一批中央生态环境保护督察全部实现督察进驻,都取得了不错的整治效果。
说实话,我们也都希望能享蓝天白云青山绿水,多年来不间断的雾霾已经成为会呼吸的痛,谁不想健健康康呢?
但俗话说萝卜快了不洗泥,环保整治应该是从源头到过程到终端,循序渐进。多少年积攒的问题,想要几个月,一年就一次性打包解决,会不会太急于求成了点?
我们小微企业对于环保大趋势是十分认同,并且有心走上环保发展之路。但到底不比那些实力雄厚以及环保过关的大型石材企业,心有余而力不足。
像我之前开的一个小小的塑料厂,三十几个员工,利润单薄,将就维持开支。技术改进、设备创新、架构重整、节能减排等等都需要运营成本。对于我们来说,是一笔沉重的负担。
不仅如此,有些环保认证单位狮子大开口,趁机索要高额的环保公关费。不给巨额好处费,就无法拿下环保牌照。对我们小微企业来说,更是雪上加霜。
可是,即使咬牙拿下了环保牌照,也不是万事大吉。
不少地方环保部门担心被追究责任。为了追求业绩,整治手法过于苛刻。不够细致,不分情形,处罚规定过于笼统。按国家标准走,留下的只有大企业。所谓的环保整治,其实就是干了一件事,关闭停产!
各种限产停产,库房的货早已空了,工厂也停产了。客户的单子无法完工,赔钱停产,谁来为我们的损失买单?谁来养活我们和工人?西北风喝得已经想死的心都有了。
我们也曾为了地方经济,为了国家发展做出贡献。如今,为了环保,又嫌我们挡路,就将我们一脚踢开。怎能不让我们心寒,怎能不让我们怨声载道?
我们这片不少因为塑料厂倒闭导致许多人失业,不少人家里上有老下有小。一家人生活捉襟见肘,一些游手好闲的人开始动歪脑筋,偷鸡摸狗,上访闹事!
希望您能理解我们的难处,适当精简环保检查的次数,降低检查频率,延长整改时间,给我们喘息的时间。并且,多出台扶持政策,而不是一味的关停。技术的改进、治理的费用、停产的损失,政府是否也能承担一部分?
让我们肩膀的担子轻一点,帮助我们渡过难关,顺利转型。难道因为各种制造工厂产生污染,就因此将这个工厂一刀切除吗?显然是不能的。下游工厂是中国制造业的基石,也是中国制造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